除了國鐵集團以外,我國多省存在地方鐵路負責省內的鐵路規劃、建設以及運輸經營管理工作,比如山東省、河南省、江西省、內蒙古省等,還有省份也陸續加入到探索地方鐵路運營管理模式中。這些地方鐵路的經營模式也各不相同,以往存在自營、自建聯營、委托代管三種模式,但在2018年金溫鐵路出現后,這一種“自管自營”的新模式誕生了。而這一次地方鐵路又有了新舉措,開始自主向中車四方公司采購復興號動車組。
地方鐵路的誕生改變了我國鐵路運營的新模式,今年國鐵集團還啟動的“一省一公司”的改革項目,把一些支線鐵路項目轉移到地方政府管理。自17年起鐵總就推進“分類投資建設和分層管理”為指導思想的合資鐵路改革,為此參與改革的省份與國鐵集團展開了博弈。由于國鐵集團對鐵路項目的掌控權限很大,項目的審批管理,車皮、編組、調度、結算等路網運輸,都需要地方鐵路提交可行報告后國鐵集團進行審核批復。而項目竣工驗收、與全國路網接軌等事務也依賴于國鐵集團配合。各省份不得不擔心,如果過度違逆國鐵集團意愿,項目進度會受到影響。
國鐵集團與地方鐵路的合作模式一直沒有一個確定的模式,雙方均有各自的擔憂,改革實施難以落地。假如國鐵集團放權給地方鐵路自檢自管,則要承擔各省鐵路標準不一致,質量良莠不齊等風險。而地方鐵路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,是否又能完全勝任接管主線支線,這個問題還有待商榷?磥韲F集團與地方鐵路運營的改革之路仍然漫長,需要逐步探索考究。(文/修銘澤)